长江入海口的农村印花布集市,怎样用十余年时间发展成世界最大的家纺用品市场?起初的抄袭不断,矛盾重生,是怎样经过规范,最终获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创意金奖”并被作为全球创新试点?通过版权保护和管理,南通印花布市场诠释了“版权创造财富”的真正涵义,为全球版权保护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成功范式。
一、南通家纺产业特色经济的发展历程
位于长江入海口北岸的江苏南通,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因其沿海沿江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中国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区位优势十分优越。南通是国内重要的产棉区,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19世纪末,清代南通籍状元张謇在此创办了民族织造企业,纺织工业在这片土地落地生根,逐步奠定了南通现代家纺工业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初期,神州大地沐浴在改革开放春风中,南通所辖的通州市川港镇(现为通州区川姜镇)志浩村和海门市三星镇叠石桥村,当地农民为了生存发展,重操旧业,自发组织起了布匹和床上用品集市,并快速形成了一定规模。但初创时期的家纺市场露天摆摊、缺乏管理、无序运作、纷争不断、矛盾重生,争花型、争图案样式的侵权盗版、抄袭翻版事件层出不穷。1996年,一件极具代表性的事件发生,台湾翔升公司因花型盗版事件,损失巨大,引起国家、省、市级版权管理部门的重视,国家版权局明确批复江苏局,印花布花型应当视同美术作品进行版权保护。此后,南通市对翔升事件进行的版权联合执法和依法查处盗版行动,成为了南通家纺市场引入版权保护机制的重要开端。1997年,在南通市政府的支持下,通州市川港镇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村级版权管理机构——“通州市志浩市场版权管理办公室”(现为通州区川姜镇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2002年,海门市三星镇也成立了“三星镇版权管理办公室”,家纺产业的版权保护机制实现了由自发到自觉的跨越,形成了企业自发维权和行政保护相配套的联动格局。
随着南通家纺市场版权保护机制的完善健全,家纺产业逐渐经历了“人无我有、人有我廉、人廉我优、人优我新”的四个阶段。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企业现代版权意识的增强和对版权管理和保护机制的创新性运用,南通家纺市场已进入到“人新我精”的新境界,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景和施展的空间更加广阔,以家纺产业为代表的特色经济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市场,并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评为全球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成为运用版权撬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典型范式。2018年,南通市纺织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2400亿元,占南通GDP的28%,实现利润总额约170亿元,累计出口额约470.2亿元。
二、南通市家纺产业的版权管理和保护机制
(一)版权纠纷民事调解先行
版权纠纷民事调解是“南通经验”的重要方面。针对南通家纺市场上出现的版权纠纷案件,版权管理办公室坚持调解优先的原则,力求先通过息诉止争的方式化解版权纠纷。在纠纷调解过程中,版权管理办公室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辅以“依法治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调解逻辑,使得市场上的大多数案件能够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版权管理办公室在家纺市场上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也得到商户的认可。长期以来,版权管理办公室在处理纠纷案件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司法部门在审理民事纠纷案件时,也确立了与版权管理办公室的对接关系,明确了证据采集、保障手段、信息互补、司法支撑、调判结合等方面的衔接方式,版权管理办公室积极参与司法部门的诉讼案件的调解、接受委托调解、进行判后息诉调解。2018年,南通市通州区川姜镇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共计受理了美术作品侵权案投诉133件,全年行政调解结案共计86件,行政调解为权利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9万余元;移交法院案件47件,司法调解和判决为权利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0多万元。
(二)版权登记和行政管理跟进
“南通经验”的另一方面是积极开展以版权登记为代表的版权服务,由版权管理办公室作为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代理作品的著作权登记服务,接受侵权纠纷投诉,负责侵权行为的初步调查取证。版权管理办公室的具体职能:首先代理作品的著作权登记服务,为登记申请人办理作品登记事项,对申请登记的作品进行初步审查和把关,去伪存真,确保作品登记服务的质量和权威性。其次,在推进版权登记的同时大力开展版权宣传普及教育。为使宣教工作常态化,版权管理办公室采用召开案件新闻发布会、人大代表和企业家座谈会、从业者版权知识培训会以及在报刊上开辟专栏,发放宣传品,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等形式,提高当地企业和民众的版权意识,建立自主创新、版权保护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观念,增强自觉守法、尊重版权和依法经营的意识。最后是全力协助打击侵权盗版。一方面,版权管理办公室主动监管,通过对家纺市场的走访调查研究,召集市场经营者座谈,听取意见,了解家纺市场花型的创作动态、侵权动向。另一方面,严厉打击家纺市场的侵权盗版行为,遏制侵权案件蔓延的势头,常设维权投诉箱,公开受理投诉,扩大版权纠纷案件的信息来源。在接到投诉后及时处理版权侵权行为,重要案件与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联合执法。
(三)创新版权司法维权机制
2001年10月,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了知识产权审判庭,第二年初,知识产权审判庭开始介入家纺市场的版权司法保护工作。2007年10月,通州法院取得了部分知识产权案件的一审管辖权,成为苏中、苏北第一家享有知识产权审判管辖权的基层法院。为应对家纺知识产权对司法保护高效、快捷的需求,针对家纺版权侵权案件中的花型等作品的生命周期有限的特点,法院在立案、取证、保全、审理各环节急需构建快速反应机制。2008年,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整合司法资源,通州法院受命在两大家纺市场特设知识产权巡回法庭,专责审理两大家纺市场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受理两大家纺市场涉嫌侵权盗版纠纷中的诉前禁令和财产保全申请,凡是版权管理办公室调解无果的案件,只要案件被起诉,知识产权巡回法庭都可以就地立案和审理。此外,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认真谋划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思路,积极回应经济发展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诉求和期待,找准司法保护工作的切入点,通过建立一整套裁判制度,强化三项司法功能(保障功能、教育功能和指引功能)、有效衔接五项机制(保护模式、市场信息、证据采信、调解机制、保护措施)等,探索出南通家纺花型等作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新做法,实现了司法保护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以版权为支点撬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南通经验
南通家纺产业以版权为切入点的“民事调解、行政管理、司法介入”三位一体的保护机制,做到保护模式、市场信息、证据采信、调解机制、保护措施五项机制衔接,实现了南通家纺市场版权保护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综合性版权保护体系,为区域家纺特色经济高速发展保驾护航,形成了宝贵的“南通经验”。
家纺产品版权保护的民事调解、行政管理与司法介入手段三者并举,并在实践中加强三者之间的沟通、衔接与协调,使南通家纺产业的版权保护取得了最理想的效果。南通家纺市场版权保护的实践证明:民事调解有助于在起始阶段化解版权纠纷,使版权纠纷双方达到和解的目的,尽可能地节省版权执法和司法资源;在民事调解无果的情况下,行政管理手段能够发挥其主动性、便捷性、程序简化、维权成本低廉、可以调动其他行政资源等优势;而司法手段体现了特有的基础性、主导性和权威性特点。家纺产业版权保护的民事、行政与司法手段之间的有机结合,各取所长,发挥比较优势,节省综合成本,最大限度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逐步形成了全市场自创创新、抵制盗版的新生态。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我国官方联合发布的《南通家纺市场版权保护情况调研报告》,“南通经验”的取得主要归因于四个方面:一是改革开放浪潮解放了家纺产业生产力,老牌产棉区的生产加工工艺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奠定了家纺产业的加工和技术基础;二是知识产权制度的成功引入和全面落地,保障了家纺市场的繁荣和产品创新,为家纺产业提供了足够的激励机制和发展动力;三是版权保护机制为南通地区打造中国家纺版权贸易平台,发展外向型的特色经济,由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向知识产权贸易转型创造了条件;四是版权保护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必须立足实际与本地经济发展形态深度融合,以符合业界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逐步在实践中形成行之有效的版权保护体系,在制度保障的前提下实现版权服务与家纺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
四、南通家纺产业版权保护机制的启示
以“南通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南通家纺产业版权保护体制机制,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家纺产业特色经济发展的体现。民间谋求家纺产业发展壮大的自发诉求反映了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顺应民间诉求,因势利导,精准施策,选择通过版权保护这一最有效方式,保障家纺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行政管理部门和司法部门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结合地区产业实际,创造性地开展版权保护协同,注重版权制度的内在功能发挥和外在执法运用之间的相互衔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知识产权保护之路。
从特色区域经济——家纺产业的发展实践看,花型构成了家纺产业版权保护的主要对象,为了保护企业在花型等方面的版权,规范市场秩序,南通市先后在通州的志浩市场和海门的叠石桥市场建立了村镇级版权管理机构,南通中级人民法院授权通州法院在志浩市场设立了全国首家知识产权审判巡回法庭,负责审理两大市场的民事侵权案件。南通市通过建立一整套打击侵权盗版、保护创新创造的体制机制,保证了家纺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不仅带动了家纺产品配套的生产、包装、销售、物流、旅游、外贸业的发展,而且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并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智力劳动创业者来到这片热土,干事创业,兴产兴业。家纺产业是版权产业的重要类别,版权产业也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借鉴家纺产业的版权保护经验,国内具有特色的、其他类别版权产业的版权保护也可以从中汲取可用的经验,使“南通经验”能够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目前,浙江省绍兴市的中国轻纺城,广东省中山市的灯具市场,江苏省内的苏州市和连云港市也分别在苏州刺绣市场和东海水晶市场建立了类似的版权保护机制。
南通市家纺产业的繁荣发展得益于自下而上形成的完善的版权保护机制,同时也受益于政府对家纺产业“一条龙”式的、全链条的版权保护模式,这对推动和促进特色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驱动力,对“南通经验”进行深度研究和引用借鉴,可以将其推荐给国内其他地区和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尤其是对探索版权保护促进相关产业发展路径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品名称
著作权人
睡眠研究所
南通市诺卫家纺科技有限公司
蒂斯
南通安否家纺有限公司
牛尚牛
上海伯眠家纺有限公司
叶语漫漫
威海芸祥家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渔舟唱晚
苍南卡秋莎家纺有限公司
猫爪
南通嵘阁家纺有限公司
星仁logo
江苏星仁家纺科技有限公司
魔法精灵
南通童芽家纺有限公司
蚕花西施
浙江蚕缘家纺有限公司
Do it today & Say it tomorrow
色采家纺(武汉)有限公司
四十年匠心家纺
江西省四十年匠心家纺有限公司
纽百雅NIUBAIYA
南通纽百雅家纺有限公司
逸相依
苏州逸尔美家纺有限公司
丛林微风
绍兴柯桥丝语家纺有限公司
RE LOGO
威海千千鸟家纺有限公司
古田兔
义乌市博丽家纺有限公司
欧亚莎logo
南通冠美家纺有限公司
FANG YAO
南通芳耀家纺有限公司
烟花云影
威海浩然家纺有限公司
朵源
南通富贵家纺织有限公司
扬帆未来
昆山市张浦镇思美达家纺厂
蓝之印lanchein
绍兴蓝之印家纺有限公司
云朵
台州市京泰家纺有限公司
江米
晋州市江米家纺有限公司
允泰和象
南通豪享爱家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