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传媒咨询机构艾瑞公司发布了《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研究报告》,有一定的深度和影响,值得参考阅读。但因该报告篇幅过长且文件太大,我们采取内容摘要形式予以转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后面的网络地址链接,进入发布网页参阅原文:
http://report.iresearch.cn/report_pdf.aspx?id=3595
内容摘要
网络文学用户及行业规模: 2019 年,网络文学行业整体呈现出稳定增长的健康发展态势,并有望未来继续保持上扬势头。截至2019 年底,行业用户规模为4.6 亿人,同比2018 年增长5.3%;行业市场规模为195.1 亿元,同比2018 年增长27.1%。
网络文学行业发展亮点:创新助力内容生态体系持续优化和完善,以此打造网络文学企业核心生产力和差异化竞争力,并驱动行业保持良性健康发展状态;充分利用运营策略和技术手段拓展阅读场景,提升产品用户阅读体验;免费阅读与付费阅读形成互补,触达并培育更广泛消费群体,充实商业价值变现方式;业界头部企业在巩固国内市场地位的同时,纷纷加快海外市场战略布局,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网络文学IP 商业价值突显,带来阅读企业版权业务营收增长。
网络文学行业发展趋势:网络文学行业资源整合,相互赋能联动打通产业链;网络文学作品精品化、主流化,注重社会效益传播正能量;网络文学出海模式升级,外国爱好者纷纷投入网文创作。
网络文学盗版损失规模估算:根据艾瑞咨询中国网络文学盗版损失模型核算,2019年中国PC 端网络文学盗版损失规模缩减至17.1 亿元,同比2018 年下降24.7%,延续了此前下降趋势;2019 年中国移动端网络文学盗版损失规模为39.3 亿元,同比2018 年增长10.4%,呈现出反弹迹象;2019 年中国网络文学总体盗版损失规模为56.4 亿元,同比2018 年下降3.3%,数据下滑主要源于PC 端网络文学盗版损失规模的较大幅度缩减。虽然中国网络文学盗版损失连续三年保持下滑态势,但2019 年下降幅度已然放缓,迫切需要各方充分意识到危险性,坚决防止侵权盗版出现死灰复燃势头。
过去一年网络文学版权保护实践:政府层面积极进行司法、修法、执法以及普法各个环节查漏补缺,充分发挥督导监管职能作用,夯实网络文学版权保护保障基础;企业层面,日常监测投诉与民事诉讼相结合,注重完善维权机制,切实执行各项维权工作;行业层面,通过版权交流会议以及版权保护组织,凝聚行业力量,以图实现版权共治。
现阶段网络文学侵权盗版主要形式:PC 端盗版侵权形式主要有,中小型专业盗版网站、贴吧/论坛、网盘/云盘及共享文档/文库,其中中小型盗版网站最为普遍,危害也最为严重。移动端侵权盗版形式主要有,搜索引擎转码和推广、盗版移动应用/APP、H5 小程序及自媒体营销,其中搜索引擎转码和推广及盗版移动应用/APP 相对更普遍。
网络文学衍生内容侵权盗版:实体衍生品侵权在网络文学IP 衍生周边屡有发生,侵权盗版行为仍集中于各类电商交易平台;网络文学IP 改编领域最普遍且屡禁不止的侵权行为以“搭便车“模式为主,并且随着IP 开发全产业链布局,“搭便车“模式已经从游戏扩散至影视、动漫等更多IP 衍生和开发的相关领域,极具危害性。
网络文学侵权盗版现状与趋势:网络文学侵权盗版现阶段主要特征为,PC 端中小型盗版网站侵权势头依然猖獗,移动端多渠道推动以中小型盗版网站为主要源头的网络文学盗版侵权内容得以加速传播。在发展趋势方面,未来网络文学作品相关的盗版侵权行为会继续向隐蔽化、地下化、分散化方向发展,网络文学IP 实体衍生品侵权盗版内容会日益增多,而网络文学IP 改编领域侵权盗版乱象也还将持续出现。
网络文学出海所遇的版权保护困扰:世界范围内缺乏良好的网络文学版权保护氛围,全球书籍和文学流量排名前100 位的网站中,存在侵权盗版风险的网站比例过半,达到55%。对于网络文学英文作品来说,以起点国际(Webnovel)排名前100 部热门翻译作品为例,在海外用户流量排名前10 位的英文盗版网络小说站点中,侵权盗版的整体比率高达83.3%。虽然海外市场侵权盗版日益泛滥,但受盗版行为取证难、侵权内容监控难、法律法规适用难等多重因素制约和影响,国内权利人的跨国维权之路步履维艰。
网络文学版权保护工作相关建议:政府层面需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同时,推进已有法规条例的落地实施,此外还需加大侵权盗版行为判罚力度、继续强化政企沟通渠道建设;企业层面亟待拓宽维权路径,探索维权新渠道和新形式;行业层面需发挥版权联盟等行业组织效用,进一步聚合深化维权交流,汇聚全社会力量参与网络文学正版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