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答疑版 | 如何防控IP改编类网络游戏涉及的著作权等法律风险?
小版:对于IP改编游戏在签约前需要注意什么?
答主:对于IP授权类网络游戏的开发,游戏公司应注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签约前对是否可以签约以及签约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尽职调查。
审核是否可以签约也就是核实授权方是否有权利进行授权,即通常所说的对作品版权链进行审核。作品版权链审核需要授权方提供相应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资料:作品的著作权登记证书;授权/转让合同(确保涉及多重转让时的权利链条完整);IP授权方上游权利人的确认文件等。
小版:针对IP改编游戏的尽职调查,应重点关注哪些潜在风险?
答主:首先,如果授权IP作品是合作作品,授权方是原作品权利共有人,仅与其中部分共有人就合作作品的网络游戏改编达成协议不足以确保被授权方(改编方)获得充分的权利。此时,改编方还应取得原作品其他权利人的同意。
其次,应查明是否有前传、续集和同人作品等关联作品。关联作品的权利人若与其他游戏公司合作改编开发网络游戏,很有可能出现同类型的游戏产品,挤占市场份额,此时改编方投入大量成本获得原作品游戏改编权的专有使用权,最终收益可能受到较大影响。
最后,还应特别注意是否存在越权交易的情况,如IP授权方未获得上游权利人授权其转让或许可使用作品的权利,或超出授权范围等情况。此时,超出部分著作权交易的法律效力为效力待定,需要获得其他上游权利人的追认。
小版:网络游戏研发完成后应该怎么进行著作权等法律风险防控?
答主:游戏公司在完成一款网络游戏的研发后,应全面利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网络游戏整体及元素采取全方位多维度的保护,如申请著作权登记和商标注册等。
建议游戏公司进行如下操作:首先,在网络游戏研发过程中,将主要角色形象、主要地图场景、主要道具、主要技能形象等进行著作权登记,将游戏软件程序(包括修改较大的更新版本)定期进行著作权登记。
此外,游戏公司应当在网络游戏上线前做好规划,将必要的且符合商标注册申请标准的游戏名称、主要角色名称等进行商标注册申请。游戏公司尤其应根据游戏未来的商业开发规划对申请注册的商标类别施以特别注意。与游戏行业关系密切的商标类别主要包括:第9类计算机游戏软件;第16类漫画、印刷出版物、照片、图片、图画、纸牌、扑克牌;第18 类箱包;第25 类服装鞋帽/T恤衫;第28类游戏器具和玩具;第38类提供数据库接入服务;第41类在线游戏,图书、电影出版服务;第42类计算机程序设计。
无论采取何种保护方式,游戏公司均应对各种设计文稿或底稿等相关资料予以妥善保存,以便后续发生纠纷时进行举证。
(以上仅代表答主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