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1年计划投入总价值数十亿元的现金和流量支持创作者——知乎如何定义有价值的内容
知乎成立10周年,日前在线上举行了2021新知青年大会。
知乎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周源在题为《抒写未来的答卷》的演讲中表示,2021年,知乎计划投入总价值数十亿元的现金和流量,继续加强对创作者的支持。
以问答形式为主的业务模式与产品形态,塑造了知乎的内容生态。截至2020年年底,知乎上的总问题数超过4400万条,总回答数超过2.4亿条。
从知乎的“内容策略”不难看出,持续优质的内容输出,服务用户知识需求的业务与产品,是精品内容得以传播、变现的基础。
优质回答衍生多元产品
2019年4月,知乎上一篇长达数万字的回答,引发知乎战略副总裁张宁和同事的关注。
“为什么后宫中的嫔妃要争宠?”答主“梦娃”的高赞回答引发评论区出现大量用户追更。自此,这个问题下面不断吸引着更多的创作者。
“梦娃”对回答进行了数次增补和续写,最终达到将近8万字的篇幅,定名为《宫墙柳》,出版和影视改编的版权被专业机构“一抢而空”。
2014年,由百万知乎用户精选出的近百篇创业问答,集结成《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一书,并由中信出版社出版。2019年广受好评的《长安十二时辰》,也是来源于作家马伯庸在知乎上的一则回答。
从回答的内容形式来看,过去一年增长最快的就是视频,涌现出一批“图文+视频”的新一代创作者。知乎也推出了包括现金激励、流量扶持、视频工具、签约机会和创作者学院等在内的视频答主扶持计划。
“在媒介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内容行业还会不断拓展边界。”周源说道。
专精内容创造更大价值
目前,知乎已经形成了集合音视频课程、电子书、期刊、论文库、盐选专栏的付费内容库,月活跃付费用户数超过250万,总内容数超过300万,年访问人次超过30亿。知乎活跃用户中,18—35岁的青年占比约75%。
在内容变现方面,据周源透露,知乎目前已经有100位创作者,月收入超过10万元;有1000位头部创作者,月收入超过1万元。
答主“蓝大仙人”从2018年开始,在智能电视领域连续创作3年,一篇智能电视选购攻略带货5000万元。开通付费功能的第二个月,其在知乎的收入就超过了工资的两倍。
在他看来,知识创造价值,专业知识会创造更大的价值。由此给内容创作者的建议是:选择一个有机会让你大放异彩的品类和方向,没有方向就找冷门、有潜力的门类;选择一个适合创作分享的平台;持续深耕你擅长的领域,直到专精。
内容创作不强求专业
在知乎,创作不再是少数“业内人”的工作,而是普通人的生活。
在张宁看来,普通人创作的内容与专业媒体相比或许还欠雕琢,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喜欢这些“业余”的内容。
从创作者的身份来看,在知乎,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博主、答主、UP主采用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创作方式,免去复杂的流程,甚至不需要发行和宣传,大量创作者带着“斜杠青年”的标签,以业余爱好的方式进行创作。
从创作的内容来看,他们对生活真实的记录和分享,是传统媒体难以复制和预料的。这些创作者用内容和粉丝交朋友。使得粉丝与创作者的关系从传统意义上的仰视、崇拜,变得更加平等、直接和坦诚。
内容带给人们娱乐和陪伴,知识和成长,更成为消费指南和决策依据。展望未来内容创作趋势,张宁认为,内容创作者从继承现实身份和地位的“大V”,变成了更加平等和普惠的“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