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首届文化出版领域文创产品博览会在山东泰安举行 把更多有用、前卫的知识融入文创产品
10月13日—14日,首届文化出版领域文创产品博览会在山东泰安举行。本次博览会以“新产业·新创意·新发展”为主题,为文化创意交流、贸易沟通和相关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载体。来自全国出版、新华书店、图书馆、博物馆(院)、文创等领域的240余名代表围绕文创新元素、文创新设计等主题进行交流讨论。
打造跨界协同新态势新格局
本届博览会着力打造以“产品展示、信息交流、推广销售、合作发展”为一体的产业发展平台。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表示,希望以博览会为新的开端,吸引更多出版单位、文创单位一起来为泰山新闻出版小镇发展作出贡献。要充分发挥出版单位文化优势,在传播精准知识、优秀文化方面作出努力,把更多有用的、前卫的知识,融入文创产品之中。要生产更多文创精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把文创产品和出版、旅游、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更好地发挥泰山的文明传承优势,做出特色,吸引更多出版单位合作共赢。要始终坚持做大主业,让小镇的发展紧跟国家未来的文化战略,把小镇的发展融入文化强国建设中去。
文化创意产业正面临内外循环、科文统筹、系统创新、跨界协同的新文创、新态势、新消费、新格局。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表示,我国目前已经形成双线交错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态。大量的线下实体产业支撑下,文化创意产业正逐步涵盖旅游产业、演艺产业、乡村旅游、特色小镇、非遗传承、民宿设计运营等多维度。
机械信息研究院院长、机械工业出版社社长李奇坦言,出版社大部分对图书的销售渠道轻车熟路,其销售渠道也比较完善,但如何销售文创产品是出版社急需面对的崭新课题。对此,机械工业出版社积极探索,通过线上活动、线下体验、企业定制等角度不断尝试和探索。
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副书记彭红表示,北京印刷学院正面向出版全产业链培养创新人才,主动适应国家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因材施教,强化基础,多样化培养,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综合培养复合型的出版传媒人才。
让传统出版跟上数字化步伐
如何让传统出版跟上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如何融合发展?是当下每个出版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李奇认为,在做好内容的同时,如何创新产品,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更好地结合起来也是每个出版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图书项目部的赵赟分享了在融合出版方面的探索与成效。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结合市场需求、优质内容和数字化资源,面向电商销售。同时以畅销书为主,建设集动态漫画、电子书、有声书、动画片的多元网络生态。
记忆印象(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经理侯冬青介绍,该公司依托原创精工细造,从代加工到自营,通过IP合作和品牌孵化,以电商平台和商场、书店同步销售、线上线下配合的方式,为出版社文创发展提供现实思路和实践经验。
除常规文创产品开发外,不少文创企业也在探索从产品到空间的升级转变。北京国图创新文化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立朝介绍,文创产品的销售需要沉浸式的环境,在进行产品开发的同时,文创企业需要逐步打造自己的销售体域,包括从文创点到创意空间。
为内容插上创意翅膀
出版单位如何把更多有用的、前卫的知识融入到文创产品之中,在传播知识、传承文明过程中推动产业发展?
金元浦认为,跨界、融合的时代需要文创出版通过创意创造新形态。文化创意产业不再是过去单一的行业,而是涉及诸多行业发展的融合领域,对此要把握新产品、新业态、新机制、新算法的总方向。
彭红表示,希望出版传媒类高校在人才培养路径上更加聚焦,发挥出版传媒优势,为文化强国特别是出版强国作出积极贡献。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过程中,北京印刷学院希望在人才培养方面,在全面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四方面着力,助力文化产业构建新发展格局。
出版行业承担着内容的主要产出任务,沉淀了非常多的IP。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创部主任邝芮表示,希望出版社能够做跨界的合作、更多的联名、更多品类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