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马生活在蒙古高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以“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激励着一代代草原儿女,成为艺术家的灵感源泉之一。青年马头琴演奏家、作曲家张劲盛有感于蒙古马坚韧不拔的精神、奔跑时独特的律动,创作了马头琴与管弦乐曲《蒙古马》并发行同名专辑。近日,专辑《蒙古马》中10首作品与张劲盛创作的其他马头琴作品共26首,在内蒙古视听作品版权服务工作站进行登记,经过内蒙古自治区版权局审核获得作品登记证书,成为该中心成立后首批登记作品。
维护版权 推广作品
2021年9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视听作品版权服务工作站正式成立,提供版权交易服务。内蒙古自治区视听作品版权服务工作站的设立是内蒙古自治区推进版权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版权公共服务能力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一直以来,内蒙古音乐人对版权保护的呼声不断。如果没有版权服务平台,音乐人很难通过个人力量对作品进行保护和推广。内蒙古试听音乐版权服务站帮助我们一方面维护版权,一方面推广作品,形成良性循环。”张劲盛是首位在内蒙古自治区视听作品版权服务工作站登记作品的音乐人。
张劲盛又名斯日古楞,自幼学习音乐,师从嘎日迪、赵金宝等名师学琴,2001年起又先后师从纳·呼和、哈斯巴根、布林等人学习马头琴演奏。他2006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2009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硕士点马头琴演奏与理论研究方面,成为我国第一批马头琴硕士研究生。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编务出版部副主任黄穆仁介绍,张劲盛是年轻一代内蒙古音乐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位。他不仅是一位音乐理论学者,还专注于马头琴音乐作品的创作,是一位擅长于演奏的专业学者。内蒙古自治区视听作品版权服务工作站登记的首批作品是张劲盛自2004年以来创作的26首马头琴音乐作品。
马头琴非常适合重奏
我国的马头琴音乐创作长期存在不足,很少有专业作曲家为马头琴撰写新作品,主要流传的马头琴作品依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作的作品。“随着中蒙两国马头琴人才交流的日益频繁和深入,大量蒙古国马头琴音乐作品开始在我国流传。”张劲盛介绍,蒙古国马头琴音乐的音色和音调特别柔、低回,在表现深沉、内敛的情绪时更加贴切,使听惯了我国激昂、明亮的马头琴音色的青年演奏者觉得放松且有新鲜感。
这些作品多数由蒙古国专业作曲家创作,不但在演奏技术技巧和合作意识上对演奏者有很高的要求,还在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上对传统有所突破,成为我国青年马头琴演奏者的热门选择。“以前,一场马头琴音乐会以内蒙古作品为主,再演奏一两首蒙古国音乐作品作为调节。现在反过来了,音乐会主要演奏蒙古国作品,一两首内蒙古作品穿插其中。”张劲盛希望专业作曲家能够多关注马头琴音乐创作,让我国马头琴音乐在表现形式上有所突破。
2004年,张劲盛开始进行马头琴音乐创作,作品曾多次在“全国少数民族风格室内乐作品大赛”“内蒙古自治区室内乐大赛”等获奖。他的首张个人专辑《蒙古马》收录了马头琴与管弦乐曲《蒙古马》、马头琴五重奏《马头琴赞》、马头琴独奏曲《阿尔泰》、马头琴四重奏《达斡尔舞曲》、马头琴与小提琴二重奏《夜曲》等10首曲目,风格各异。“内蒙古马头琴音乐中重奏较少,而马头琴其实非常适合重奏形式。”张劲盛说。
描写蒙古马的姿态与步伐
马头琴与管弦乐曲《蒙古马》是张劲盛首张专辑的主打作品,描写蒙古马奔跑的不同姿态与步伐,作品以马头琴传统泛音演奏法为主要演奏手法,传统管弦乐队中加入了合成器、冒顿潮尔等色彩乐器,在创作上结合了混合节奏等多种现代手法,是对传统的马头琴曲创作的一次大胆创新。“人们对内蒙古音乐中的蒙古马有一个刻板印象,总是用一个只有三个音的简单节奏表现马蹄声。我想打破这种刻板印象。”张劲盛发现,奔跑时的马蹄从不同节奏点上落地,产生的节奏型非常复杂。他以“复拍子”节奏形式创作《蒙古马》,这对马头琴演奏者来说是不小的挑战。演奏时,演奏者要遵循马头琴特有的节奏,同时还要兼顾与管弦乐队的配合。
为了创作《蒙古马》,张劲盛对蒙古马进行细致观察。他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采访走马文化传承人,深受感触。“虽然我是内蒙人,但对走马的了解并不深刻,没有想到走马训练非常科学、系统、严谨。日常几点起床,去哪吃草,喝什么水,在多硬的草地上训练,出多少汗,训练后盖多厚的毛毯……都是有讲究的。”张劲盛看到训练开始之前,走马文化传承人先用歌声对蒙古马进行赞美鼓励,马儿听到歌声后跃跃欲试;训练结束后,传承人再用歌声对马进行赞美,让马得到放松休息。经过严格训练,蒙古马姿势优美,步子迈得特别小,速度却很快,而且非常平稳,骑者感觉不到颠簸,看起来赏心悦目。“其实蒙古族民间音乐对马的描写特别形象,蕴藏着艺术家的思想与智慧。但这些民间音乐传承下来的却很少。”张劲盛在搜集挖掘内蒙古民间音乐中,深刻体会到“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正是内蒙古人民的真实写照。
马头琴与管弦乐曲《蒙古马》等26首作品在内蒙古视听作品版权服务工作站登记,引起内蒙古音乐界广泛关注。音乐家纷纷进行登记版权,工作站还为老艺术家提供免费上门登记服务。黄穆仁介绍,目前工作站已收到音乐作品600多首,正在进行审核,下一步工作站将开展影视作品登记工作。2月17日,内蒙古视听作品版权服务工作站发布《2022年内蒙古视听版权工作的展望与规划》,探索构建视听版权法律服务新举措,扩充“内蒙古版权池”,为艺术家们提供便捷高效的版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