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北全省作品登记量总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去年共完成作品登记64318件,同比增长147.69%——完善服务机制,提升著作权登记工作效能
“2021年河北省共完成作品登记64318件,登记增量为38351件,同比增长147.69%。”在国家版权局发布的《国家版权局关于2021年全国著作权登记情况的通报》中,河北是为数不多的增长率超过100%的省份。
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河北省版权保护中心主任刘浏提到,河北省版权局高度重视作品著作权登记工作,依托免费政策及“河北省版权服务平台”,大力提升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通过完善版权服务机制,创新版权服务手段,加强版权宣传引导等措施,有效提升著作权登记工作效能。
搭建全省作品登记服务网络,提高专业化水平
“我们比河北省两办发布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中提出的‘著作权年登记量增长15%’的目标超出近10倍,提前完成了‘到2025年作品登记量达到5万件’的目标。”刘浏介绍,去年河北省作品登记快速增长,尤其下半年登记量增长快速且持续,月均登记8000件以上。
据了解,搭建全省作品登记服务网络,建立全省版权公共服务体系,一直是河北省开展版权保护服务工作的目标。2017年,河北省全面推进作品免费登记制度,2018年,“河北省版权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依托免费政策及“河北省版权服务平台”,河北省作品登记数量从2016年前的三五百件,到目前超6万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河北省版权服务平台’的建设,为作品登记注入了强劲动力。”刘浏告诉记者,由河北省版权保护中心主持开发的“河北省版权服务平台”,目前已成为全省开展作品登记,加强版权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手段,平台一期、二期项目建设,实现了作品登记、比对、审核、发证全流程线上服务。
“平台实现了著作权人对登记作品的自我管理,实现了企业对职务作品的管理,实现了省级对各服务站的人员、审核过程的后台考核管理,实现了对登记数据和统计信息的管理。”刘浏说。
记者了解到,版权服务平台不仅使登记作品变得快捷方便,而且平台设计了多维保护和管理机制,在前置保护、证据留存、查重比对、合同管理、登记模板、数据统计、侵权举报等诸多方面实现了基于信息化的服务和创新,让著作权人更信任依赖平台。
“随着平台功能的不断扩展和大力宣传推广,进行作品登记已成为许多著作权人创作作品后的习惯性行为。”刘浏说道。
构建省市联动的工作机制,用制度保落实
河北省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处长尹志军告诉记者,2020年,河北省开始着手在各地市建立版权服务站,2021年实现了各地市版权服务站全覆盖。在省里对作品登记工作统筹管理的前提下,河北充分调动各地市版权保护管理部门和服务站的力量,逐步构建起省市联动的作品登记工作机制。
据了解,经过专业培训,河北省对市级版权服务站开放了“河北省版权服务平台”登记初审权限,提升了各地市版权服务站对当地民众、企业进行作品著作权登记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方便了著作权人,直接带动了当地登记数量持续快速增长。2021年各地市版权管理部门与各地市版权服务站按照省里统一部署,明确目标任务,分区、分县、分产业、分园区召开作品登记推进会,推动了作品登记数量稳步增长。
“为了更好地推动作品登记工作,河北省版权局与各地市建立了月通报机制,对各地市作品登记情况每月发文,统计排名进行通报,对一些登记数量增长较慢的地市及时沟通,重点指导,确保绷紧思想弦不放松,抓好作品登记工作落实。”刘浏提到,2021年,河北省版权保护中心制定了《作品登记审核规范》,统一审核标准,依托“河北省版权服务平台”实行对各地市服务站人员的线上管理。
此外,在疫情反复的情况下,河北省版权保护中心采取线上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开展版权服务,省版权保护中心与各地市版权管理部门、服务站、著作权人之间,各地市服务站与著作权人、产业园区、重点企业之间,都建立了多个微信群,快速解决著作权人问题,指导著作权人进行登记。
持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升著作权人意识
“河北省作品登记数量虽然有了显著提升,但与先进省(区、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开展宣传、推广、培训仍是我们的重要工作内容。”河北省版权保护中心副主任盖伯真说。
记者了解到,在宣传上,河北一直强调“作品登记是版权保护的第一步”,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宣传。比如,每年“4·26”期间制作宣传片,开展一系列线上培训、座谈、宣传活动,营造版权保护氛围,开展版权保护进企业、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进网络等“五进”活动,提高大家的版权保护意识。
据了解,去年,河北省版权保护中心对版权服务平台进行了重点推广,利用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版权业相关信息,针对平台的流程特点制作长图,在各大新闻媒体上广泛宣传。同时分几个批次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对各地市版权管理部门与版权服务机构的版权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基层服务水平和能力。
为提升作品登记质量,河北还对重点人群、重点企业、重点园区开展有针对性的现场登记指导咨询活动。
重点挖掘优秀文化作品,确保作品登记量质同升
在作品登记的快速上升时期,河北的一些地市面临作品登记工作存在重量轻质、高价值的登记作品偏少、低质作品登记占用平台资源、版权利用转化率低等问题。
“实现作品登记量质同升将是今后作品登记工作的一项任务目标,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有意识地对登记作品质量加以引导,重点挖掘优秀文化作品,确保登记作品的高质量、高水平,促进优秀作品成果转化、版权交易,推动版权产业发展。”刘浏说。
据了解,河北今年将实施河北省版权服务平台三期功能扩展工作,依托平台,开展全省“优质版权资源信息库”项目建设,征集、梳理、挖掘全省更具价值的优质版权资源,汇聚优质版权企业、园区及优秀版权作品,通过在“河北省版权服务平台”进行展示推广,搭建作品登记和优秀版权资源利用保护之间的桥梁,促进广大创新企业的发展,提升版权作品价值转化能力。
针对河北省传统文化产业居多、小且散及各地市版权产业带动能力不足的情况,今年河北将探索对优秀版权企业和园区的相关扶持政策,推动他们建立版权保护管理制度,做大做强版权企业。同时推动县级及园区服务站的建设,让基层版权工作持续有效。
此外,在作品登记的基础上,河北还将进一步提高版权保护水平,在版权全链条服务上努力有所作为,成立河北省版权保护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将版权纠纷调解、鉴定评估、调解维权、版权经纪、授权运营等相关版权服务要素引入平台,推动实现全省全链条一站式版权服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