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2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发布 上半年中国电竞产业收入764.97亿元
7月22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电竞工委(ESC)发布《2022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收入为764.97亿元,同比下降10.12%。从收入构成看,电子竞技游戏带来的收入最高,占比约83.29%;电竞内容直播收入占比约为13.96%,位居次席;赛事收入、俱乐部收入和其他收入占比分别约为1.24%、1.01%和0.52%。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游戏工委秘书长、电竞工委主任委员唐贾军表示,近年来,电竞作为游戏的衍生,对科技、旅游、文创等领域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越来越强,在跨界融合发展上展现出非凡潜能,成为地方发展数字经济的有力抓手。目前,我国已是全球电竞产业最大市场,核心观众与赛事营收均处于世界领先位置。
《报告》指出,上半年,电竞产业深受疫情影响,线下赛事活动难以展开,电竞内容供给、舆论影响力和商业收入等均受到冲击。其中,电竞热度降低,用户收入和付费意愿的变化等因素导致电竞游戏收入同比下降11.59%至637.12亿元。此外,电竞内容直播、赛事、俱乐部及其他收入同比下降2%至127.85亿元,主要原因是直播企业营收下滑、电竞赛事的票务和周边收入降低、企业间商务合作无法开展等。
用户规模方面,上半年电竞用户数量为4.87亿人,同比略有下降,是近3年来首次出现下降趋势,而用户增长率自2019年上半年起已连续3年下降。唐贾军指出,此趋势与游戏产业用户整体规模的变化相符。
《报告》统计,上半年市面上全部的电竞游戏中,有24款为端游,34款为手游,7款产品为多端游戏,另有3款电竞游戏产品是网页游戏。其中射击类数量最多,占比26.09%;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MOBA)游戏数量仅次于射击类,占比17.39%;体育竞技类游戏产品数量占比10.14%。
在赛事举办方面,上半年中国电竞赛事共举办62项系列赛事。因疫情限制线下活动,49%的赛事采用全程线上办赛的方式进行,另有19%的赛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
唐贾军表示,上半年由国内企业举办的赛事呈现出主办地区国际化、参赛选手国际化两大特点,其中为数不少都是以自主研发游戏为内容基础。
《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持续推动“出海”进程,在东南亚等地区的电子竞技赛事取得一定成功,实现了以电子竞技作为呈现方式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此外,《报告》也指出,部分落地在日本、韩国及北美地区的赛事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电子竞技赛事之一,吸引数百万观众观看。值得关注的是,国产电子竞技游戏成功入选东南亚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唐贾军表示,未来电子竞技产业要锚定健康化发展、规范化建设和创新性融合3个方向,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电竞产业要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自觉担负社会责任,维护市场秩序,推动行业健康化发展。此外,还需加强电子竞技产业标准化建设,构建涵盖电子竞技的基础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标准,强化产学研用融合,推动行业规范化建设。同时,要加强电子竞技与元宇宙、VR、AR等新技术、新概念的融合贯通,创造数字技术应用新场景。跟进虚拟人、数字藏品等最新热点,探索新路径,推动行业创新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