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黄打非是硬仗,群众眼睛要擦亮,非法出版哪几样?且听我来讲一讲……”11月18日,在湖北省鹤峰县太平镇贺英路社区内,传来阵阵朗朗上口的快板声,该社区老干支部书记唐照林带领“银龄宣讲团”的队员们编排了《学习党的二十大 “扫黄打非”谱新篇》快板词,用快板传唱的方式向辖区居民、青少年宣传“扫黄打非”相关知识。
唐照林表示,“党的二十大已经胜利召开,新的思想、新的征程、新的使命,令人振奋、催人奋进,我们‘银龄宣讲团’的志愿者们,决心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到这场火热的宣传工作当中,于是编排了《学习党的二十大‘扫黄打非’谱新篇》快板节目。”
据了解,该节目将通过送戏下乡的形式,在太平镇十八个村、社区及福利院、学校进行巡回宣讲,并制作成短视频,利用LED屏、户外大屏、抖音、微信、QQ群等多种方式广泛传播,营造“扫黄打非”的浓厚氛围,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
“要整合多方力量,开展岗位技能练兵、联合监管检查等活动,提升队伍素质,锻造勇于担当、勇于亮剑、精心‘护苗’、着力办实事的‘扫黄打非’工作队伍。”据鹤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阳如海介绍,今年以来,鹤峰县以党建“四+”为引领,通过“党建+乡贤力量”“党建+文明实践”“党建+社会治理”“党建+书香鹤峰”,抓队伍建设、强化宣传引导、推进“扫黄打非”走深走实,推动全县文化环境持续向上向善向好。
具体而言,该县积极实施“乡贤回归”工程,吸引在外创业的乡贤将资源、资金、产业和好的理念带回家乡,在此基础上,完善“扫黄打非”标牌、人员、职责、制度,推动“扫黄打非”基层站点标准化建设。创新实施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积分管理机制,运用群众自评+评议会专评机制量化积分,并从家庭文明积分管理“金牌家庭”中选举产生“最美家庭”“最美个人”,以文明“小积分”激发全县家庭参与“扫黄打非”宣传实践活动。探索以法治为纲、德治为领、自治为基的“三治融合”农村社会治理模式,今年以来,常态化开展“扫黄打非”监督检查,发现并整改知识产权等问题20个。此外,注重加强宣传教育,在全县210家数字农家书屋内开展科技培训、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并通过“新华书店·我是读书人”评选及亲子阅读、读书分享等活动,推动广大群众养成支持正版、科学阅读的良好习惯。
目前,该县已在217个村(社区)党支部设立了“扫黄打非”工作站,通过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扫黄打非”专题研讨会、干部跟班学习等创新实践,不断延伸“扫黄打非”工作触角,实现了“扫黄打非”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