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针对短视频难辨真伪,民进中央建议——对传播知识类短视频加强监管
当下,短视频热播,一些爆款短视频产生“出圈”效应。短视频呈现井喷式增长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如一些未经身份认证的个人媒体账号,假借“专家”“学者”“律师”等专业身份发布短视频,传播政策解读等领域的内容,普通受众往往难以辨别内容的真伪和是否具有科学性。
对此,今年全国两会,民进中央拟提交《关于加强对传播知识类短视频进行监管的提案》,建议提高传播知识类短视频的发布门槛,对短视频进一步细化分类,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按照不同的类别,设定不同的准入门槛。例如,涉及重大政治导向的,要扩大权威信息渠道;对涉及重要政策解读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要求创作者拥有相关的资质。短视频平台要加强沟通,邀请官方机构和专业领域精英入驻平台,并辅助其制作内容真实、形式新颖、用户喜闻乐见的高质量短视频。
针对当下短视频的流量推送,该提案建议短视频平台应进一步优化推送方式。除现有的大数据推送外,创新推送模式,通过人工推送等方式干预,优先推送由官方账号和权威专家学者发布的视频。
抄袭其他创作者的视频、引用其他创作者的视频内容或未经授权的影视类内容、抄袭他人文案并加工成短视频进行发布……针对当下短视频所面临的版权突出问题,该提案建议,建立短视频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跨平台的短视频申诉机制,维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明确的短视频抄袭认定条款,规定擅自剪辑、抄袭他人作品的具体认定标准和赔偿标准等,为平台、机构及个人处理短视频抄袭问题提供制度依据。可建立网络平台个人信用系统,将多次严重抄袭他人短视频内容的行为列入不良记录,提升惩戒效果。建立创作者法律援助机制,对创作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给予扶持和帮助。建立“谁审核,谁负责”的连带责任机制,对因短视频平台把关不严、处理不善,导致相关视频内容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平台方要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