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微”而不弱 “短”而不浅 “剧”有品质 风口上,微短剧正高质“起飞”
近两年,网络微短剧兴起,成为一种新的网络视听文艺形态,体量轻、节奏快、时长短,日益受到受众喜爱,而愈发繁荣的微短剧内容生态不仅是传播媒介变革的产物,也充分体现了人们在视听内容消费上的新变化。
为了更好地促进微短剧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大众持续输出优质的视听内容,在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微短剧行业发展论坛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冯胜勇提出几点建议:其一,“微”而不弱,以“小切口”讲好中国故事“大主题”;其二,“短”而不浅,以“小体量”呈现中国人民“新群像”;其三,“剧”有品质,让“微而精、短而美”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大方向。
微短剧的发展需各方合力推动。正如与会者所言,网络微短剧正处在蓬勃发展期,一大批品质上佳的微短剧作品涌现,是各级管理部门、监管部门、播出平台、制作机构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
欣欣向荣持续追求内容品质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取得备案号的微短剧达到2859部,总集数69234集,同比增长618%,而其旺盛的生命力正源于创作者对内容品质的持续追求。
与长视频相比,微短剧在叙事上进行了大量压缩,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兼具快速的情节递进和饱满的情绪爆发,这些都对精品化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深耕微短剧的从业者,快手娱乐剧情业务中心负责人于轲深入剖析了当前微短剧的发展态势,在他看来,“微短剧正在帮助整个内容行业进行一次创作的变革,并在自我进化中加速内容题材多样化发展。”谈及快手短剧的创作经验,于轲将其总结为三个方向,分别是“以人为本”“注重内容”“健康持续”。面对当前创作的同质化现象,于轲呼吁行业要共同维护新内容的新秩序——“守住底线、不碰红线、勇拼上线”。
由于时间短、节奏快、剧情直击受众内心,微短剧常常被称作“下饭剧”。芒果TV大芒计划工作室负责人陈亚飞认为,微短剧要有自己的“使命感”,可以有更多想象空间。“首先,突破单部微短剧的局限性,构建IP宇宙,让微短剧内容拥有更多打开方式;其次,突破题材舒适圈,创新多元题材,尤其是加强现实主义题材创作,坚持‘人民江山,念兹在兹’的文艺创作理念,向用户与社会传播美好,传递正向的情绪价值。”
“在内容精品化已成为行业共识的当下,微短剧不仅要潜心打磨优质内容,更要持续突破创新,积极吸纳新的产业要素,打破内容与形式的边界,为用户带来更为极致的体验,成为影视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新引擎。”腾讯视频微短剧工作室负责人曹睿提到,“让内容创造美好,要对好内容充满敬畏心,对行业未来发展坚定信心”。
优酷PGC长剧及短剧负责人刘华博认为,“微短剧的精品化,打造标杆项目,已成为所有内容创作者的共识。”对内通过微短剧为更多年轻创作新力量提供舞台的同时,优酷还在微短剧“出海”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以微短剧为载体,传播传统中国文化,让全球都爱“中国故事”。
“微短剧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在故事质感与艺术内涵上下更多功夫,才能为获得良好口碑与丰厚回报打下基础,而这也有赖于大家通力协作。”快手副总裁、快手娱乐业务负责人陈弋弋表示,激活微短剧的创作动能,一方面要坚持正确导向,持续打造接地气有格调、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另一方面要不断探索自制、定制、版权、分账等创新运营方式,让好内容真正实现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多维路径促进形成商业闭环
正如于轲所言,“平台的助力让好内容转化成好商业这件事变得更加正循环、可持续”,在讲好故事的基础上,微短剧也正在与各种营销形式相融合,走出了独特且多维的商业路径,成为品牌营销的内容沃土。
在奥美北京总裁陈蓉看来,品牌方的加入,让微短剧生态形成了商业闭环。从商业化形式来看,在品牌植入的基础上,如今定制微短剧日益增多。针对品牌“短”营销的痛点,陈蓉从品牌方与微短剧方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比如场景化植入、利用品牌自有生态打造微短剧爆款、明晰人群拓新策略、打造围绕微短剧的多元衍生品等,这些都将让微短剧的品牌营销得以量化。
无论是传统的分账模式、品牌植入还是定制化微短剧,良性商业闭环的起点与核心都是内容本身。关于如何持续打造爆款微短剧,十二升肖传媒内容总负责人、导演、制片人陆添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方法论。首先基于达人账号去创作内容更容易引爆,以快手上播放量破3亿的微短剧《胡同儿》为例,男主羽铮本身就是个北京小伙儿,其快手账号也一直以传播正能量为主,以他为原型进行内容创作,讲述老北京胡同里的家长里短与婚姻成长的故事,能从更深层次引发受众共鸣,也让其快手账号快速涨粉130万。
其次在微短剧的题材选择上,陆添表示:“每年的爆款风向标不同,我和团队每个月都会关注快手上的热议内容,及时调整创作方向,目前个人比较看好青春类以及家庭类题材。”在陆添看来,剧情简洁明了、题材广泛、受众多元、视角独特、控制成本、营销便捷,共同构成了一部兼具流量与口碑的微短剧作品。
微短剧最早诞生于快手等短视频平台,随着其日渐成熟,如今MCN机构也成为微短剧行业的一股重要有生力量。关于为什么要选择微短剧作为公司的业务增量,青岛古麦嘉禾科技有限公司内容合伙人、微短剧业务负责人李庆玲表示:“好内容一定是一门‘好生意’,借助快手微短剧的势能,我们得以接到更多的品牌定制商单,在剧集以外,我们的达人也因为微短剧获得了更高的影响力。可以说,微短剧正在让内容变现这件事情变得更容易。”
各方合力引导产业持续繁荣
微短剧供给侧井喷式增长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网络视听平台入局并加码。以快手为例,自2019年以来,快手通过“星芒计划”等一系列平台动作探索微短剧内容形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并通过举办“金剧奖”等行业盛会,挖掘大量正能量、高质量微短剧剧集和从业者,引导行业走向成熟,促进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目前,快手微短剧的日活用户已超2.6亿,为用户带来高品质微短剧的同时,也为微短剧创作者和合作伙伴创造了更多商业增长机会。其他平台也纷纷加码,拿出了不错的作品:芒果TV的《念念无明》豆瓣打分超2.9万人,开分达7.3分;优酷的《千金丫环》猫眼最高热度超7000,比肩同期长剧集;腾讯视频《拜托了!别宠我》分账金额突破3000万元,刷新微短剧分账纪录……
除了平台赋能,微短剧作为新兴的内容产业,其发展离不开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的支持。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威表示:“网络视听特别是微短剧已经成为整个互联网内容建设的主渠道之一。在此基础上,临平区也将健全体制机制,将微短剧产业建设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协同增效。”谈及推动微短剧产业繁荣发展的思路时,沈威将其概括为“写、拍、播、评、投五位一体”五驾马车,地方政府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扶持、资源对接等方面积极发挥推动引领作用。
微短剧行业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大量生产力的涌入,其中泥沙俱下,也存在一些流量泡沫。对此,冯胜勇表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将坚持与全行业一道,一方面,对新业态及时加强规范管理,引导各大视听平台优化完善网络微短剧精品扶持计划;另一方面,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坚决整治,比如针对小程序等技术手段逃避监管,传播违规网络微短剧等情况,实施了专项治理,有效遏制了微短剧野蛮生长的态势,有效净化了网络微短剧行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