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其在线音乐付费用户在今年6月突破1亿。超1亿用户愿意为好音乐买单,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不仅对音乐产业来说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对于长期关注和从事版权保护的人们来说,这个消息同样令人欣慰不已。
在中国,音乐“触网”已经有20多年时间,互联网平台让大众获取音乐更便捷,也让音乐作品有了新的传播渠道。但在版权制度不够完善、大众意识停留在“网上听首歌哪里需要花钱”的时期,很多音乐创作者无法通过作品的传播而得到应有的报酬,在“做音乐没法养活自己”的现实面前,很多人不敢投身音乐行业或是心无旁骛地投入创作。
没有好的版权土壤,文化行业就不可能保持生机。为了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先后出台:经过3次修订的《著作权法》,对词曲作者和录音制作者的保护力度加大;国家版权局等部门联合开展的“剑网行动”多年将网络音乐列入专项整治内容,不断提升网络版权执法效能;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推出一揽子许可协议,方便权利人获得授权并支付报酬……在法律法规的护航下,在相关机构的不断努力下,版权环境持续向好,而且大众的版权意识也在逐渐养成。从前还有“为了听首歌花3元钱值不值”的讨论,如今,这样的讨论已经很少了,更多音乐创作者可以有尊严地拿到智力劳动带来的报酬。
在逐渐向好的版权土壤中,互联网音乐平台茁壮发展起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长期在打造有吸引力的优质内容、良好平台生态、优质的付费体验上下功夫。与此同时,越来越智能高效的版权监测系统的应用,使得打击盗版有了科技武器,更加精准有力。
从国际唱片业协会发布的《全球音乐报告》来看,中国音乐市场在2022年已成为全球第五大音乐市场。展望未来,无论是对比全球范围内互联网音乐平台近50%的付费率,还是着眼于国内付费用户数据逐年提高的趋势,都可以看出中国在线音乐付费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相信在越来越健康肥沃的版权土壤中,中国音乐产业将继续显示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