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2024成都民间文艺版权授权交易项目推介活动举行。本次活动采用“1+4”模式,即一个主会场与四个分会场联动展开。主会场设在充满文化底蕴的成都锦门·天府非遗传承体验中心,而四个分会场则分别位于郫都区安靖蜀绣文化公园、雁鸿研习馆、邛崃市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崇州市竹艺公园。

2024成都民间文艺版权授权交易项目推介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以“版权赋能民间文艺绽芳华”为主题,旨在探索版权授权合作新模式,打通非遗传承人、民间文艺企业和各类社会主体对话渠道,推动民间文艺高质量发展。
作为民间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项目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活动当天,众多省市非遗传承人齐聚主会场成都锦门,现场展示精湛技艺。蜀锦、蜀绣、棕编、绳编、面塑、瓷胎竹编、蛋壳画以及卷纸画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宛如一幅幅生动的文化画卷,深深吸引广大市民和游客的目光。现场还展示超过5000件民间文艺优秀版权作品。作品附带版权登记证书,让参观者能够近距离领略非遗的独特韵味与非凡魅力。
在2024成都民间文艺版权授权交易项目推介现场,多个精品民间文艺项目达成合作意向。众多精品民间文艺项目达成合作意向,不仅彰显了民间文艺在现代社会中的强大生命力和无限可能,更标志着民间文艺版权授权合作迈出坚实的一步。
活动现场还发布系列供需对接清单,为企业与民间文艺传承人之间的合作搭建了桥梁。同时,现场设置企业洽谈区域,参会代表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合作可能。
近年来,成都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民间文艺资源,积极探索版权保护与创新机制,为全国树立了典范。作为全国首个版权示范城市,成都始终坚持版权赋能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促进民间文艺作品的版权有效运用和价值转化。通过建设民间文艺版权保护数据库,成都对民间文艺资源进行系统的梳理和保护,为民间文艺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成都民间文艺版权授权交易项目推介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成都民间文艺的独特魅力和版权保护的显著成效,更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文艺创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未来的发展中,成都将继续发挥版权在民间文艺传承与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