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在2025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期间,《2025中国—东盟图书影响力报告》发布会在南宁举办。该报告显示,中国向东盟输出图书类别上,文学艺术类、社科类图书的影响力位居前列,少儿图书是输出品种规模最大的类别,是版权贸易新的增长点。

百道网总裁陈贤现场发布《2025中国—东盟图书影响力报告》。报告显示,中国—东盟图书交流以输出为主导,输出品种数和影响力持续增长。2020-2024年,147家参与数据征集的中国出版机构,向东盟各国共输出图书3395种,引进东盟图书186种。2024年输出品种数较2020年增长4.2%,影响力指数增长183%。
在图书类别上,文学艺术类和社科类图书的影响力位居前列,少儿图书是输出品种规模最大的类别,是版权贸易新的增长点。不同国家对中国图书的偏好各有侧重,例如,越南青睐少儿类图书,马来西亚对中国社科类、文学艺术类图书兴趣浓厚,新加坡引进中国图书以新知科技为主,泰国从中国引进的少儿类图书在品种数占比、影响力指数上均居首。
出版集团是中国—东盟图书交流的主力军,26家出版集团的影响力占中国—东盟图书总影响力指数的70%,其中北京出版集团、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中国出版集团、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五家集团总影响力指数大幅领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位居中国—东盟图书影响力出版社之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接力出版社紧随其后。
在头部图书方面,100种影响力头部输出图书贡献了51.01%的影响力指数,文学艺术、社科和少儿类图书优势显著。其中13种位列2023—2024百道年度原创图书影响力TOP100名单,显示头部影响力图书的输出成为主流。
发布会上,在中国—东盟图书出版交流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出版单位代表做主题演讲,分享了各自机构的实践案例。
2019年以来,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向东盟国家输出版权近500种,《中华文化可以向世界贡献什么?》等多本图书实现向多国家输出多语种版权。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在马来西亚和柬埔寨建成“凤凰书架”,批量输出20种江苏名家名作到马来西亚。北京出版集团通过与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合作,解决了《平凡的世界》的方言翻译难题,并助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叶广芩的《去年天气旧亭台》等电子书、有声书走进泰国、马来西亚民众心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东方智慧丛书”,至今已出版100多种,翻译成东盟十国八种官方语言进行传播。
四川文艺出版社成功输出作家阿来的非虚构代表作《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印度尼西亚文版,将作家张者的小说《万桥赋》输出到泰国、马来西亚等12个国家。广东人民出版社近五年累计向柬埔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8个东盟国家输出图书41种,《柬埔寨华侨华人史》《中国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等著作填补区域研究空白。大象出版社已经签约了28个图书项目,包括泰文、马来文、印尼文等多个语种,其中《梅兰芳与京剧在海外》印尼文版、《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越南文)等“丝路书香”项目近日出版。